期刊简介

               本刊为全国一类中医学术性期刊,以报道本院教育、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兼顾本省及国内外有学术见解的优秀中医学论文,以提高为主兼顾指导自学。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550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4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7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89年获浙江省高校学报编辑质量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办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5-5509
  • 国内刊号:33-134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89年获浙江省高校学报编辑质量三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2年第6期文章
  • 不同产地当归对凝血功能影响的对比实验研究

    中药材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药材的产地对其质量影响更大,本研究旨在对不同产地的当归进行药效学对比试验研究,以探讨当归的药材因产地差异对药效产生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陆红;周大兴;严建伟;葛卫红 刊期: 2002- 06

  • 寒热性中药对 SD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寒、热性中药对SD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寒药组、热药组三组,分别用生理盐水、知母石膏汤、附子干姜汤灌胃3周后,从行为、生理、生化、免疫等多角度评价寒、热性中药的作用.结果:1寒药组、热药组在症状、行为上分别表现出类寒证和类热证的改变.2下列指标改变达到统计学差异:(1)体重、肛温、二便;(2)肝脏重量、肝脏重量/体重;(3)红细胞免疫:RBC-C3bRR、RBC......

    作者:王米渠;严石林;李炜弘;吴斌;冯韧;刘百刚 刊期: 2002- 06

  • 云母粉对脾虚泄泻大鼠淀粉酶、木糖的影响

    目的: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观察中药云母粉对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经典大黄致大鼠脾虚泄泻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大剂量云母粉组、小剂量云母粉组和思密达组,分别用比色法测定尿淀粉酶活性和D-木糖排泄量.结果:大剂量云母粉组尿淀粉酶活性和D-木糖排泄量和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云母粉能明显改善大黄致脾虚泄泻大鼠的尿淀粉酶活性和肠吸收功能,可用于脾虚泄泻的治疗.......

    作者:朱曙东;李彬裴;乔樵 刊期: 2002- 06

  • 滴通鼻炎水对实验动物的抗炎作用

    目的:研究滴通鼻炎水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和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的炎症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片法、大鼠足跖肿胀法、大鼠肉芽组织增生试验,观察滴通鼻炎水的抗炎作用.结果:滴通鼻炎水可降低二甲苯引起的小鼠和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的炎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鲍建伟;朱纲;黄正标;张金龙 刊期: 2002- 06

  • 中药诱导实体肿瘤细胞分化研究近况

    有关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研究至少已发现几十种中药提取物和少数中药复方对实体瘤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

    作者:李柏;凌昌全 刊期: 2002- 06

  •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目前临床大多运用化学合成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虽显,但毒副作用大,且临床会受到种种兼症的限制.近年来中医药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显示出良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冯正权;徐素仙 刊期: 2002- 06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细胞凋亡和基因调控

    提出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个多阶段、多基因累积的结果,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存在着细胞凋亡异常和基因的改变.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对阐述中药作用机理、开发确切疗效新药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黄妙珍 刊期: 2002- 06

  • 重视中医辨证现代化的研究

    辨证是中医的精髓,对证的标准化、规范化、客观化和定量化进行研究,建立宏观与微观、传统思想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辨证新体系,是与时俱进,继承和发扬中医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作者:朱德增 刊期: 2002- 06

  • 《伤寒论》辨证动态观的研究

    是一部阐述中医辨证论治的专著,它系统地论述了病邪侵入人体后,正邪斗争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虽分为六个不同层次,但不应绝对分开,应从整体上把握和分析它.......

    作者:覃志成;柴可夫 刊期: 2002- 06

  • 《伤寒论》不典型阳明病的辨证论治

    对阳明病篇的221~223条文从文理、医理和编次上进行重新的理解,指出有阳明病外证而内无燥屎结聚的所谓不典型阳明病,在临床上应从上、中、下三焦辨证论治,其主治方剂分别为栀子豉汤、白虎(加人参)汤、猪苓汤,这样理解比之现行的将此条作为阳明误下后的救逆似更有临床意义,而后世的温病三焦辨证与此暗合可能受此启发.......

    作者:程文江 刊期: 2002- 06